网宗祠之典,话家国兴盛
  • 互联网修普服务
  • 叙谱
  • 百里挑一,家谱传承

豆卢

时间: 来源:宗祠网 作者:曾臻

豆卢姓,是未被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 

读音作dòu lú(ㄉㄡˋ ㄌㄨˊ)。

豆卢氏复姓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群体,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,在台湾省则未列入台湾当局“内政部民政总署”在2005年(岛内民国九十四年)2月28日对台闽地区进行姓氏统计程序,族人多以范阳为郡望。

今豆卢氏族人绝大多数皆已经简改为单姓豆氏、卢氏,仅在安徽省的桐柏地区,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地区,台湾省的台南地区,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地区有零星分布。

得姓始祖有慕容·胜、豆卢·苌。

姓氏源流

源流一

单一渊源:源于鲜卑族,出自古代北方古鲜卑族慕容部,属于帝王赐姓汉化为氏。

在东晋十六国时期,鲜卑族慕容部有一个分支为吐伏卢氏族,后归附于后燕政权的镇将、北地王慕容·精。

后燕国覆灭之际,慕容·精的后代慕容·胜率部众降靠了北魏政权,当时北魏道武帝十分高兴,亲自出接,还特赐慕容·胜家族连同下属的吐伏卢氏族一起为鲜卑姓“豆卢”,由此改称豆卢氏,授长乐郡守,领军镇守今河北冀州一带。其后裔子孙便以“豆卢”为姓氏,称豆卢氏。

古鲜卑语“豆卢”,就是“归顺”之意,但没有贬义,而是主动参加、归附的意思。

在著名的“孝文改制”中,即北魏孝文帝拓拔·宏(元宏)在北魏太和十八~二十年(公元474~476年)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过程中,曾诏令豆卢氏改为单字汉姓豆氏,但当时仍有部分族人一直在悄然使用豆卢氏复姓。其世系大致为:慕容·精→……→慕容·胜(赐豆卢氏,北魏长乐郡守)→豆卢·苌(北魏柔玄镇将)→豆卢·永恩(公元512~560年,北周楚国公、陇右总管府长史)、豆卢·宁(字永安,公元500~565年,北周楚国公、柱国大将军)→豆卢·通(字平东,隋南陈郡公)、豆卢·勣(字定东,公元535年~590年,隋楚国公、上柱国)→豆卢·毓(字道生,公元553~581年,隋正义县公、大将军)、豆卢·宽(公元593~650年,隋、唐芮国公)、豆卢·贤、豆卢·懿、豆卢·实……

豆卢·宽,公元593~650年,是慕容·精的忽孙(耳孙,第八代孙),时已至隋、唐时期。

豆卢宽的父亲就是豆卢·通,以其父豆卢·永恩之功先赐爵临贞县侯,后改封沃野县公,位开府、北徐州刺史。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年(公元581年),豆卢·通进爵南陈郡公,娶隋文帝的妹妹昌乐公主为妻,官历定、相二州刺史,夏、洪二州总管,以行政宽惠著称。

因此,豆卢·宽实为隋文帝的外甥,被敕封为芮国公,史称“芮宽公”,他与隋炀帝杨广(公元605~618年在位)的皇后萧氏之弟、银青光禄大夫萧瑀(字时文,公元575~648年)关系很好。

萧瑀其人善学能书,骨鲠正直,并深精佛理,常在大隋朝堂上参决要务。后来,由于萧瑀屡屡上谏忤旨,渐为隋炀帝所疏斥,特别是萧瑀力谏隋炀帝应该停止对高句丽用兵而转防突厥部,与隋炀帝旨意严重相左,致使隋炀帝震怒,被贬放为河池郡守(今陕西宝鸡)。可叹由于豆卢·宽与萧瑀关系密切,因此也跟着倒霉,以芮国公之尊降任梁泉县令(今陕西凤县)。

在唐高祖李渊(公元618~626年在位)于太原起兵,率唐军平定关中地区时,豆卢·宽率辖地豪右们跟随萧瑀一起投靠了唐高祖,有大功,因此唐高祖特诏命其去“豆”改为单姓“卢”,称卢宽,授赐予光禄大夫。

至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(公元627~649年在位),卢宽迁任镇军大将军、礼部尚书、再一次封为芮国公,逝世后陪葬昭陵。从此,慕容氏家族的豆卢氏族人中又分衍出一支单姓卢氏,后与本宗的单姓豆氏族人一起皆融入汉族,世代相传至今,仍归“洛阳族”。

快去分享吧!

热门宗祠

    暂无热门宗祠,请联系小编添加(电话:0731-85358183 手机号:15200844395)

2018-08-05
快去分享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