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宗祠之典,话家国兴盛
  • 互联网修普服务
  • 叙谱
  • 百里挑一,家谱传承

时间: 来源:宗祠网 作者:邓子怡

,是未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

粘氏是一个典出女真族的古老姓氏,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,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百一十八位,族人多以晋江、汴梁、景州为郡望,主要分布在今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,河北省的衡水市,山东省的烟台市莱阳县,福建省的泉州市晋江县、石狮县、南安市、福州市、厦门市、三明市、漳州市漳浦县,香港特别行政区,澳门特别行政区,台湾省的新北市、台中市、彰化县、高雄市、屏东县、花莲县、台东市、南投县、嘉义县、台南市、基隆县,美利坚合众国、日本国、菲律宾共和国、新加坡共和国、马来西亚联邦、泰王国等地。

姓氏源流

源流一

源于女真族,出自宋金时期金国女真族开国第一功臣完颜·宗翰,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。

粘哥氏,亦称粘割氏、粘葛氏、粘合氏、粘罕氏,源自宋金时期的女真族完颜氏部落,为完颜氏部落的一个重要分支,其鼻祖是女真国太师完颜·撒改(公元?~1121年待考)的长子完颜·宗翰(金源郡王,公元10801137),即金太祖完颜·阿骨打(完颜旻,公元10681123)的长侄,出任金国尚书令,号“金国开国第一功臣”,而完颜·宗翰自己就改称“粘哥·黏没喝”,亦称“粘罕·宗翰”,由此分衍出一支粘哥氏家族,仍属金国贵戚世家。但由于是自改姓氏,因而粘哥氏被列归“黑号之姓”,与女真蒲察氏、奥屯氏等一起被封予彭城郡,却落居在衡水武强(今河北武邑)

史书中记载最早的粘哥氏族人,就是金国时期的尚书左丞芮国公粘哥·斡特剌(公元11221191),他是盖州别里卖猛安奚屈谋克人(今辽宁盖州),历任户部令史、尚书省令史、吏部主事、右补阙、左司员外郎、右卫将军、右司郎中、右副都点检、河南路统军都监、昌武军节度使、刑部尚书、参知政事、尚书右丞兼枢密副使、尚书左丞、东京留守、上京留守、平章政事、芮国公,直至金章宗完颜·麻达葛明昌二年(公元1191)农历12月病逝于京师汴梁(今河南开封)

粘哥氏家族世代出良将、大臣,对金国尽忠竭力,至南宋理宗赵昀端平元年(金哀宗完颜·守绪天兴三年,大蒙古汗国木亦坚汗孛儿只斤·窝阔台六年,公元1234),金国在蒙、宋联军的攻击下覆灭,当时在战争中,女真族粘哥氏族人的死伤最为惨重。

金国灭亡之时,粘哥氏族人粘合·重山(公元?~1237年待考)自知不妙,便主动投降大蒙古汗国,木亦坚汗孛儿只斤·窝阔台(公元11861241)授予其中书平章政事之职,其后下传江淮安抚使粘合·南合(公元?~1263年待考),河中府(今山西永济)知府粘合·博温察儿,由此保留下一支粘哥氏家族。

到了元朝末年,各地农民大起义,粘哥氏族人族人为避中原战乱,浮海南游,迁徙至晋江浔江浔海的浔渼盐场落居,世代生息繁衍。

至明朝初期,明太祖朱元璋(公元13681398年在位)在继皇帝位后的第二年下诏《禁胡服胡姓令》,并列入《大明律》,时粘哥氏、粘割氏、粘葛氏、粘合氏等族人遂分别冠改汉姓为粘氏、葛氏、合氏,皆世代相传至今,尊奉粘哥·黏没喝(完颜·宗翰、粘罕·宗翰)为得姓始祖,号称“晋江粘氏”。

例如,著名金国时期的昭毅大将军粘割·韩奴(公元?~1146年待考),元帅左都监粘割·抄合(粘割贞,公元?~1220年待考),秦州元帅粘哥·完展权(字世昌,公元?~1233年待考),陈州防御使粘葛·奴申(公元?~1234年待考),果毅都尉粘哥·咬住(公元?~1234年待考),工部侍郎粘哥·荆山(公元?~1234年待考),治书侍御史粘割·遵古,押军猛安粘割·撒改,御史粘割·梭失,监察御史粘割·梭失,户部侍郎粘割·合答,将军粘割·胡撒,元朝时期的中书平章政事粘合·重山(公元?~1237年待考),江淮安抚使粘合·南合(公元?~1263年待考),河中知府粘合·博温察儿,明朝时期参与编著《水浒传》的文学家、晋江泉州人粘鹏(公元13061372),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粘灿(字懋昭,公元14721555),明末清初的礼科都给事粘本盛(字道恒),清朝时期的粘士麟,皆源自该支女真粘哥氏家族。

得姓始祖:粘哥·黏没喝(完颜·宗翰、粘罕·宗翰)

快去分享吧!

热门宗祠

    暂无热门宗祠,请联系小编添加(电话:0731-85358183 手机号:15200844395)

2018-08-05
快去分享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