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宗祠之典,话家国兴盛
  • 互联网修普服务
  • 叙谱
  • 百里挑一,家谱传承

箘(菌)

时间: 来源:宗祠网 作者:曾臻

(菌)姓,是未被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

读音作jūn(ㄐㄩㄣ),古音读作qūn(ㄑㄩㄣ)

箘氏(菌氏)是一个源起百越民族的古老姓氏群体,皆以夜郎(镇宁)为郡望,主要分布在今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苗族、布依族、侗族中,在河南省的周口市鹿邑县和日本国也有也有少量分布,其中的日本箘氏家族还分衍有竹之下氏。

得姓始祖苴多同、苴尤最、苴兴。

姓氏源流

源流一

单一渊源:源于百越族,出自古骆越族分支夜郎国竹王苴氏王族,属于以帝王赐爵为氏。

在史籍《后汉书·南蛮西南夷列传》中记载:“夜郎者,初,有女子浣于水,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,闻其中有号声,剖竹视之,得一男儿,归而养之。及长,有才武,自之为夜郎侯,以竹为姓。”“以竹为姓”就是该氏族群体共同的名称、徽号,即图腾。竹之于夜郎子民犹如龙之于炎黄子孙,而“箘”或“菌”字就被蒙慎苗族称为“竹之子”。至今,当地很是鲜美的竹笋、以及“竹荪”(鬼笔目鬼笔科菌类),苗族同胞都认为其为“竹之子”,因此皆称之为“箘”。

镇宁革利地区的蒙慎苗族具有强烈的、独一无二的竹王崇拜现象,家家户户都用竹块束成夜郎竹王的图腾偶像祭供在堂屋楼上,神龛上左右敬撰“祭供竹王发达,传承竹祖兴旺”的楹联,中间是“夜郎竹祖神位”。在蒙慎苗族中,男性十五岁举行成人仪式时都要用竹片拜供竹王,死时就用供奉竹王的竹片陪葬。他们供奉的“竹王片”,是由大竹片五个、小竹片五十个、竹挂两个合在一起组成,上面还留有一簇尺把长的麻线作为竹王的“胡须”,这就是竹王的图腾形象。

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,民俗材料的产生要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,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。在贵州苗族各支系中,普遍存在万物崇拜,例如崇拜蝴蝶、鸡、鸭、鹅等,然而镇宁自治县革利地区这支苗族却只崇拜夜郎国的创始人竹王,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特、严密、根深蒂固、代代相传的祭祀礼仪和民族认同感,这在社会发展中属于高级形态的人文崇拜。

竹王崇拜已经完全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,成为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中不可分离的构成要件,这不仅在苗族各支系中是独一无二的,也是其他自称为竹王后裔的民族所没有的,因此,这只苗族确实极有可能就是失踪两千年的夜郎王国的后裔,据了解,他们还持有“夜郎王印”。

这支蒙慎苗族就是夜郎竹王苴兴的后裔,在郡守陈立诛杀了苴兴之后,苴兴的岳父翁指与苴兴的儿子苴邪务组织二十二寨苗民造反,被汉军击败之后逃到大深山里躲避,夜郎国从此在历史上消失,照此推算,今革利乡的苗族大多是苴邪务的后代。

在夜郎王的后裔子孙和族人逃到这片大山里躲避至东汉末年,三国战乱,蒙慎苗族又乘机强盛起来,并与当时统治西南地区的蜀汉政权发生了严重冲突,遭到蜀汉丞相、武乡侯诸侯亮(字孔明,号卧龙,公元181~234年)的冷酷镇压。该支苗族世代以来流传有一个悲壮的传说:古代因打仗失败后,官府强迫族人中的强壮男子长途迁涉很远的地方,让老、弱、幼、残的族人住进“活人坟”,把吃的放在坟枕边,任其自生自灭。如今,居于革利地区的苗族就是当年侥幸从“活人坟”里逃出的人繁衍而来的。这个传说按《三国志·蜀书·张嶷传》中的记载,与革利苗族的历史极为吻合。

 

快去分享吧!

热门宗祠

    暂无热门宗祠,请联系小编添加(电话:0731-85358183 手机号:15200844395)

2018-08-05
快去分享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