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第一祠——翟氏宗祠,位于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翟村东北,建于明嘉靖年间,仿皇家祠堂兴建,规模宏大,雕琢精美。宗祠座北朝南,五楹三进,祠前有石柱、抱鼓石和石狮,祠内有前厅、天井、享堂和寝楼,总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。该建筑是翟氏家庭的传世之宝和遗留下来的建筑杰作。 1998年5月,翟氏宗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详细介绍
中华第一祠——翟氏宗祠位于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翟村东北,建于明嘉靖年间,坐北朝南,五楹三进,仿皇家祠堂兴建,规模宏大,建筑面积约3524平方米(含偏房,总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)。
祠前有石柱、抱鼓石和石狮,祠内有前厅、天井、享堂和寝楼。地基为花岗石铺成,建筑采用银杏木、红木、楠木等名贵木材,上下木石结构件均有精美的雕刻。祠中曾藏有历代帝王将相、地方官吏所赐名匾108块,宗祠左右有10多间偏房供议事、看管使用。
大门上有“江南名族”横匾,享堂中悬“忠孝堂”三字红底金字木匾。传说,1607年,翟氏家族出了一名叫翟国儒的文武状元,被明万历皇帝封为镇抚大将军,翟大将军奉命在云南平定叛乱,平叛结束凯旋而归时,被奸臣害死。为了表彰他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贡献,万历皇帝特赐“忠孝堂”匾一块,此事轰动江南。 后许多地方纷纷仿建翟氏宗祠,但没有一个祠堂的规模能与翟氏宗祠相比。
翟氏宗祠在兴建过程中留有许多动人的故事。传说,祠堂在建造过程中不知怎的大梁老架不起来,当时来了一位乞丐老头,向工匠们讨饭,大家不给还要赶他走,有一小工匠见老头可怜,偷偷给了一点吃的。老头见小工匠心地善良,将来必定有大出息,于是给了他一把斧头,并告诉小工匠,将来遇到难事东敲三下西敲三下,难事就会迎刃而解。大梁老架不起来,小工匠急了就想试一试,可他师傅说:“我架不起来你还能行?小工匠坚持要试,师傅只好由着他。 小工匠把榫头对准一头按乞丐老头说的东敲了三下,这边对上了,然后把榫头对准另一头西敲了三下,那边同样也对了起来,就这样大梁终于架上了。你说那乞丐老头是谁?原来是鲁班再现。
热门资讯
暂无热门资讯,请联系小编添加(电话:0731-85358183 手机号:1520084439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