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宗祠之典,话家国兴盛
六楼唐氏宗祠
详细介绍
来源:宗祠网 作者:曾臻

六楼村唐氏宗祠位于广东茂名信宜市金垌镇平地六楼村

“六楼唐”村唐姓人口万余人,占信宜市唐姓人口八成以上,人才辈出,当地(两广交界)有一句顺口溜“东有六楼唐,西有山嘴黄”之说。“山嘴黄”意指交界的玉林市容县黎村镇山嘴村黄姓宗族,黄姓宗族在民国“李、白”时期,出了两位广西省省长黄绍宏、黄旭初,黄绍宏历任第7军党代表,广西省主席、15军军长、湖北省、浙江省主席、内政部长等要职,1949年国共谈判代表,谈判失败后留在北京,参加新政协筹备会工作。

唐氏宗祠为广东保留得比较好的一个古迹,唐氏子孙后继有人,从明代搬迁至此,先祖在江西做官,后兵荒马乱之际,来到此宝地,即定居下来,最有名的是第三代先祖,七子二十五孙,无一白丁,个个有功名,出过一个进士,官至翰林院侍读。

祖坟仰天螺地立子山午向兼癸丁。第三代先祖将前人仙骨安葬于此后,人丁昌盛,据村中族长介绍目前为止此唐氏祖坟后人已经超万人,人才济济。

六楼唐四世祖先是江西的首备,又出了数位举人,进士,太尉。近代更出过许多人材,如军界师长,团长,少校。他们祖先来信宜才两百多年,开始是三代单传,后人丁兴旺,已超万人,旺丁又旺财。

六楼唐氏宗祠,也叫协华书院,亦即协华唐封君祠,位于金垌镇平地村(以前的径口镇平地村),始建于乾隆三十八年,由乾隆戊午科第四名武举人唐焕章发起兴建。为融汇天地之灵气,造百尺层楼,矗于祀后,东西两侧“镬耳”冠顶,表其勋绩,楼前华厦三座,雕樑画栋。祠内神龛秀丽,神座森严。登楼观之,左御屏而右天马,前华盖而后鹅峰。江水朝来,上流一派。堡尾一臂伸出涧头垌,宛如伏虎抱足瞻前。小溪潺潺,水从涧底经牛腿垌流出辛戌方,严似玉带之裹腰。平山坡文昌高耸,熠熠生辉,夕阳时分,文昌倒影塘中,又如策马之鞭,浪浪向前。再往外观,石涧静镇,下锁几重,既藏风而聚气,亦伏虎而蟠龙。祠内有乾隆丁卯年赐进士出身注官翰林院待读何畴撰楹联赠:“丹桂七枝兄弟齐名三甲第,香兰百叶孙曾满眼六楼台”及当时信邑县主贵州省筑县举人唐大馨撰联赠的“信得地灵眼前武职封三代,宜钟人杰身后文章萃一门”等名人楹联。祠内柱上挂上先贤撰联,三座二座汉枋挂“文魁”、“武魁”、“贡元”,“祖德流徽”和“祖英硕德”牌匾,登堂环顾,蔚为壮观。还有更为珍贵的是乾隆时赐的“奉天诰命”御匾,端庄地高挂在头座汉枋正中,金光闪闪。而如此宏伟之建筑,却毁于十年文革浩劫,令人扼腕。现在大家所见之建筑,重建于1989年,历经数载,到现在基本完工。

唐氏宗祠为广东保留得比较好的一个古迹,唐氏子孙后继有人,从明代搬迁至此,先祖在江西做官,后兵荒马乱之际,来到此宝地,即定居下来。据村中族长介绍目前为止此唐氏祖坟后人已经超万人,人才济济。最有名的是第三代先祖,七子二十五孙,无一白丁,个个有功名,出过一个进士,官至翰林院侍读。

据祠内石碑记载,唐氏宗祠癸丁兼丑未。内益卦,外益卦,八二分金。庚子庚午分金,坐女二度,向柳四度,穿山乙丑辛未,透地己丑,壁主山,昂持世,虚管局。后座立癸山丁向正针,周天度15度,女宿五度。一道大门开巽,二道左门(紫气门)开巳,右开申,天井放水全部丁水。左水倒右(寅—巽—丙),水出一是坤申,二是辛戌。

大多民间传说此为杨公杰作 ,此建筑风格确实有形势派。“形势派”主要突出于因地制宜,因形选择,观察来龙去脉,追求优美意境,特别看重分析地表、地势、地物、地气、土壤及方向,尽可能使宅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处。

此祖祠来龙悠远有力,祖山耸拔,青龙、白虎相互呼应,左环右绕;有旗有鼓,局堂恢宏,唐河环绕,确是上乘之虎地。少祖有情,石状雄踞,聚九五星辰,龙殿突现,真龙潜藏,辞楼下殿,开屏列帐,左缠右扶,带仓带库,水荫龙池,主星端严,众星拱照,玉带飘扬,群情激昂,气吞山河,独霸一方;天门开至金垌,地户闭至军岭;初关悠扬自得,上水低塞;二关铁石城门,狮象把水数十里;三关日月捍门;四关龟蛇镇守;五关石人屹立,封锁门户;如此大富大贵之地,必人定兴旺、富贵连绵。

宗祠网为您提供最新姓氏宗祠新闻、宗祠祭祀文化、祠堂鉴赏图片、姓氏文化,百家姓起源等资讯内容,并提供全国各姓氏祠堂,姓氏起源搜索服务,让您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姓氏文化、宗族祠堂文化以及祭祖祭祀文化的传承 !

 

姓氏: 唐山
唐山氏复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,但今已不再,族人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唐氏、山氏,融入各氏大家庭,以晋昌、沛郡、晋阳、北海为郡望,全国各地皆有分布。

热门资讯

    暂无热门资讯,请联系小编添加(电话:0731-85358183 手机号:15200844395)